浏览次数:16

2025年港澳台联考报名人数突破11939人,理科本科线暴涨70分,录取率首次跌破53%。在竞争激烈、分数走高的背景下,“联考是否会被取消?”这一疑问频频出现在家长群、升学论坛和社交平台。
一、港澳台联考为什么不会轻易取消?
1. 法律定位:国家层面长期制度安排
l 《基本法》支撑:港澳台联考依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等文件设立,属于国家主权层面的教育政策,非地方性试点或临时措施。
教育部多次公开表示,联考是“统战+教育融合”的关键安排,目前无任何取消动向。
2. 现实需求:超1万港澳台同胞的升学刚需
l 2025年港澳台联考香港籍考生9805人,占比超80%,2026年联考对应的2008年出生的“双非港宝”群体已超过2万人,是港澳台联考的主要生源构成。联考是“双非港宝”进入985/211高校的核心途径之一。
3. 改革方向:优化调整≠取消终止
l 2025年新增12所招生高校,优化华侨生身份审核流程,体现的是政策持续扩容与规范化,而非收缩和取消。
总结:
港澳台联考目前无取消动向!
二、报名人数上涨,联考真的更难了吗?
1. 供需变化:录取率下滑背后的结构原因
年份 | 报名人数 | 录取人数 | 录取率 | 新增招生高校 |
2023 | 7238 | 5116 | 70.68% | 22所 |
2024 | 10,320 | 6,012 | 58.28% | 61所 |
2025 | 11,939 | 6,311 | 52.86% | 12所 |
l 录取率下滑的主因:报名人数增长速度(+16.7%)远超招生扩容速度(+4.97%);
l 应对措施:2025年新增12所高校中,超过七成为应用型大学,为中低分段考生拓展了升学通道。
2. 考试难度变化:更偏基础但更注重区分度
l 命题逻辑更加注重基础+思维,如语文文言文比重上升,数学整合跨模块考点(空间向量+统计概率),本质是选拔机制升级而非人为拔高。
l 分数线上涨是“相对热度”所致,真正竞争力仍看排位。
三、如果政策调整,会怎么改?
1. 历次调整规律总结
l 提前公示:政策变动通常提前一年以上通知;
l 平稳过渡:采用“新旧并行”“分步实施”方式,如科目改革、材料审核新规;
l 保障机制:设立专项补录、身份认定缓冲通道,避免学生被政策突然淘汰。
2. 可能出现的改革方向预测
l 区域配额制度:未来或参考考研做法,按学生户籍或学籍所在省份匹配部分高校名额。
l 分类考试模式:将“双非港宝”与海外华侨生设立不同试卷或评估体系,强化课程背景对接。
l 综合评价录取:引入联考成绩+面试+综合材料的多元录取机制,但笔试仍为核心参考依据。
四、家长该怎么做?
1. 锁定三大权威渠道,避免被“群消息”误导
l 教育部港澳台侨联招办公室官网
l 各省考试院发布平台(如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l 目标高校港澳台招生官网
建议家长重点关注:报名人数增速高于招生增幅的年份,需要及时调整备考计划与志愿策略。
今天的港澳台侨联考资讯就分享到这里了,欢迎咨询华青港澳台联考学校招生办电话:020-28985177
张老师:18928856659
扫码添加老师
相关推荐